这个周末,随着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到来,“初夏体验”戛然而止,最高气温骤降近10℃,一天之间仿佛又换了个季节。昨天中午前后,呼呼吹起的大风让人体感更加冷飕飕。今明两天,大风天气仍将持续,大家注意防范。
市气象台天气实况显示,4月12日11时前后,冷空气前锋开始影响我市,截至15时,最大阵风陆上和沿江江面9级、沿海陆地10级,沿岸海区12级。10时至15时,全市共191个站点(占81%)出现8级以上大风。其中,12级大风出现在启东蒿枝港东北38公里海面H1(34.2米/秒,14时02分)。
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春季是大气环流调整的季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产生很强的气压梯度,从而极易产生大风。此次南下的冷空气强度较强,我市夹在地面气旋和冷空气两个天气系统之间,地面气压梯度进一步加大,造成了明显的大风天气。
目前,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和海区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持续生效中,今明两天风力依然较大,但相较于昨天白天稍有减弱。今天陆上西北到西风7级阵风8—9级逐渐减小到6级阵风7—8级,明天陆上西北风5—6级阵风7级,提醒大家及时关注天气,注意出行安全。
【今明后三天天气预报】
13日:阴转多云,西北到西风7级阵风8-9级逐渐减小到6级阵风7-8级,气温8℃~18℃;
14日:晴到多云,西北风5-6级阵风7级,气温11℃~20℃;
15日:晴转多云,西到西南风4-5级,气温8℃~26℃。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市应急管理局 迅速履行预警“叫应”职责
记者12日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为应对本轮大风天气,该局第一时间启动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加强重点区域、领域和人群安全防范。
市应急管理局提前组织主要涉灾部门开展应急会商,动态发布《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示单》,同时定期调度各地防范应对情况。陆地转移避险方面,累计转移老旧和临时搭建房、易淹易涝地区、建筑工地、沿江沿海企业、高涂养殖等地2000余人,全市涉及塔吊龙门吊等起重机械停止施工以及停止户外高处作业的在建房屋市政工程598个。沿江沿海管控方面,沿江80米以内小型船舶已全部疏导至河口等安全水域避风。海上安全方面,南通沿海辖区应撤离船舶、人员已全部撤离到位。
此外,进一步强化应急物资装备和人员力量储备,随时应对各类突发灾害情况,全市12支市级应急管理领域专业队伍和19支社会队伍保持应急状态,61艘海上应急船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按照应急预案和程序要求,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将各项损失降至最低。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昨天中午12时20分左右,如东县内10千伏港湾线被附近厂房彩钢瓦击断,导致8台配电变压器断电。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织抢修人员赶到现场处理断线故障。记者严春花
交警部门 密切关注路面通行情况
昨天,我市公安交警部门闻“风”而动,严格落实应急准备,全面加强值班备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路面通行情况。
昨天中午12时50分,苏通大桥桥面风力10级,风速26.6米/秒,苏通大桥全线实行特级管制,禁止车辆通行,同时关闭竹行收费站、南通开发区收费站,在竹行收费站出口分流沈海高速由北向南车辆。下午1时46分,G40沪陕高速崇启段启东北互通至上海界全线双向特级管制,关闭启东南、启东东、启东北双向入口。至下午3时23分、4时05分,因风力减小,沪陕高速崇启段、苏通大桥恢复通行,均调整为二级管制,限速行驶。
昨晨开始,我市部分高速公路出现树枝倒伏情况。高速交警大队一方面积极会同“一路三方”成员单位及时采取养护清障措施,另一方面同步启动管制措施,在相应路段采取限行措施,同时加强出行信息提示。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昨天,工人在崇川区钟秀西路扶正被吹倒的隔离护栏。记者许丛军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昨天,市绿化处工作人员对易倒伏的高大乔木采取加固支撑措施。记者蒋娇娇 通讯员孙琪
城管部门 紧盯广告店招建筑围挡
市城市管理局迅速响应,紧盯大风对环境卫生、广告店招、共享单车等城市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破坏风险,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市城管局工作人员排查楼顶高空违法建筑物、构筑物等易出现倒塌或移位隐患的临时性设施,及时进行加固或拆除;督促业主单位对各类广告设施和店招标牌开展全面普查与自查自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提醒整改。加密驻点管理流动摊贩,加大路面巡查频次,及时劝离摊贩;与共享单车企业保持密切信息互通,指导其提高运维调度频次,在大风来临前排查路面车辆,加固停车设施,防范车辆倒伏事故。
截至目前,全市城管系统累计出动城管(协管)队员1100余人次、环卫人员300余人次、各类车辆800余辆次,对全市主次干道、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区域的12452余处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进行安全巡查,成功整改17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设施。